11月18日,省自然資源廳傳出消息,全省今年前十個月共盤活存量土地17.81萬畝,其中上半年處置超期未動工兩年以上閑置土地動工面積為1.66萬畝,全國排名第二;收回面積為1.97萬畝,全國排名第一。
我省人均耕地面積僅1.21畝,比全國人均少0.16畝;全省建設用地比“二調”增加493.07萬畝,但是存量土地總量在全國排名靠前,城鄉建設用地集約不夠問題突出。
為了破解這一難題,省委省政府正在深入推進城鎮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,旨在解決用地不集約、人口不集中、產業不集聚、城市不緊湊的問題。在增量土地極其有限的情況下,我省創新存量土地開發模式,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。
省自然資源廳《嚴控年內新增閑置土地整改工作方案》明確,對已建成投入使用或已達到開工建設條件的項目,精簡相關審批流程,消化“賬面閑置”。對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,通過調整土地用途、規劃條件或土地置換等方式保障企業開工建設用地需求。對司法查封的,支持企業開工建設。對企業原因造成閑置的,通過征繳土地閑置費、堅決無償收回等方式消化處置。對短期無法開工建設的閑置土地,由政府組織臨時使用。運用“土地超市”推介閑置土地,幫助企業采取合作開發、分割轉讓等方式盤活利用。
各地高招迭出。宜昌市緊扣市場需求,相繼出臺“商改住”“預轉讓”“危舊改規劃用地支持措施”等系列政策,首宗37.92畝“商改住”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以1.86億元掛牌成交;黃石市主動為企業牽線搭橋,以“監督轉讓”方式幫助博天環保普世圣華和中環膜215畝土地轉讓給融通高科公司用于三期新能源項目;來鳳縣由當地政府、相關法院與企業共同與債權人協商的方式,保障企業在司法查封期間順利建設,通過資產變現、解除抵押等多種方式保障債權人和投資方的合法權益,讓閑置10年的150畝土地順利開發。
來源:湖北日報
編輯者:admin
分享到: